Monday, November 12, 2012

關於大學評鑑的小研究筆記

    關於大學評鑑,近年來一直是頗熱門的話題。近日透過一些管道,研究了一下大學評鑑相關的事務,這不是完整的歸納分析,只是研究筆記,但有些資訊,值得各方參考。


論文積點制的誤用:
  • 93.94年間,教育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,以論文為指標,各大為爭搶「研究型大學」競相將論文設為校內指標,而且對內施予壓力。
  • 在拼頂大那段時間,許多學校為搶排名,以論文為指標招聘許多教師,之後,又出現教師過多而預算不足,要開除教師,又以論文為指標相逼。
  • 其實各校內部升等評鑑,才是最關鍵的部分,對學校教授構成最大的影響。許多學校、科系,引頂大計畫的指標作為系內升等規則,這樣的「令箭」讓各科系教師不滿,但評鑑基金會卻不便也不能介入。
  • 對大學而言,許多評鑑或相似的業務,不是高教評鑑中心做的,而是教育部做的,例如:訪視、性別平等評鑑私校補助、教學卓越、校園安全…這些各種考評,確實都造成許多繁瑣的行政作業。常常這些都被當作「評鑑」來討論與批評,造成溝通上的不準確與錯誤。
  • 其實,各校內部的(對科系、對教師)評鑑,評鑑中心提供「參考」的評鑑指標,往往被全盤抄用,不加更改。若不提供評鑑指標,學校又抱怨,若提供了,各校不修改適用,卻又怪評鑑中心「一體適用」。
教育事務困難與經緯萬端:
  • 許多對整體影響不大的事,因為政治原因,成為難解爭議。例如文言文比例、母語課程等。
  • 各種政治力量,還是會在某些議題中角力,例如家長、教師、校長…
  • 因為教育影響長遠,常常政策的影響太久才能發現。例如,原本幫助弱勢的助學貸款是善意,但後來又衍生學生出社會以後,背負債務的困擾。
  • 某些國家的高教評鑑會納入學生,但台灣還沒有發展出全國、健全,具代表性的學生組織。相似的情況發生在高教教師領域。
評鑑業務的長期改革:
  • 評鑑中心設立之初,本來是要作「評鑑機構的評鑑」,作高教評鑑的研究事務。而真正的評鑑業務,應該是由各領域自發成立民間組織來做。目前,評鑑中心以直接評鑑業務為主,研究發展業務反而較小,並非長期方向。
  • 上述也是美國的採行方式,但在台灣,因規模和體質關係,目前還沒完整發展。
  • 大學評鑑,只是門檻性質,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各國之間學歷互相承認的問題,所以並沒有排名。(美國的評鑑,則是關係到該校學生是否能申請聯邦學貸)
  • 目前,只有醫療、護理、資訊工程(IEET),有較獨立(未完全)的領域自辦評鑑。
  • 未來,高教評鑑中心,計畫將走回原本的方向,也就是回到研究規劃,並做後設評鑑(判斷學校自評與領域的評鑑是否得宜)
  • 現在,教部開放各大學自評,教育部和評鑑中心決定不給指導原則,開放指標自訂。期待各校提出更適合本身的評鑑方法。
  • 各校自我評鑑的規劃,應該有數個層次:大學教育目標與原則(例如佔20%)、大學性質與定位指標(例如佔40%)、各學門領域專業指標(例如佔40%),如此,可以維持基本教育目標,也可符合各校與各科系特色。
  • 如何促使各領域各自強健,自辦評鑑業務,評鑑中心協助與監督,乃是長遠方向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