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1, 2013

讀者來函

身為一個作家,最大的欣慰與快樂之一,就是幫助到我的讀者。
日前一位讀者來信和我分享,閱讀拙作之後的收獲。
我非常感謝他來信鼓勵,經他同意,也貼出來和朋友們分享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謝先生您好

    我是先拜讀了您的書籍-"做自己的教育部長",然後在做一個問題思索下,才又不經意的發現到您演講的影片,受益頗多,也對我的問題很有幫助。

    我是一位國立大學社科院學生,念完了大學四年又不小心成了原校碩一的學生,一般來說,念我們這科系的,考公務員是常態,要不然很多人真不知要做什麼。在四年級時我很不以為然,甚至感到納悶,這是不是已經成為病態了?因為接觸過公部門實習就會發現到,這不是許多七年級生會很喜歡的工作。更糟糕的是,我身邊的人也非常期望我去考,這個我有些排斥的選項便成了我人生中要去面對的課題。當我將這疑問拿去問老師時,這問題似乎他們也無法解決。當我又問了,究竟研所的意義為何呢?但老師也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案。

    四年級時,想這類問題曾想到兩三個禮拜食不下嚥腦袋成天嗡嗡的叫著。後來考上了、也就去讀了,但問題仍一直存在著。

    但是,我仍時時刻刻想的還是人生定位的事,因為我閱讀的多,所以資訊比別人多一點,不論是ptt、媒體資訊、書籍等等,都是幫助我去找尋下一個問號的來源,但是在許多人的生活中,有些人沒有材料去解決這問題,甚至很多人在大學裡,視角並沒有擴大,思考脈絡還是留存在以前高中那一維化體制,從中就可以了解到問題的根源-思考與資訊,這其實是相互連結的,資訊少,是不可能造成有效思考的,不思考,資訊也是不能有效發揮的。不過,所有興趣的成效不是一蹴可幾的,資訊要不斷的蒐羅、不斷的閱讀,慢慢的才會有思惟架構來、或者是很早就會去做思辨,才會出現好的思惟基礎,然而這就是教育最大的隱憂,有很多時候,6+3+3的效果究竟有沒發展到應該要的成果我是感到很大的問號。  

    扼殺了思考,能玩得起遊戲的有些可以很快找到人生定位,玩不起遊戲的中途變成失敗者或早已成了失敗者,但是茫然卻仍是很多人的問題,可以看得出教育的成效不彰就在於此,然而它仍是進行式。

    我所思考的問題也許就是在找尋自己的框架,我發現,我所接觸到框架就那些,考公職、創業、成績良好進入大公司云云,都是既定的成功論,但是這些不是我所想要的,我不是眾人眼中的正常人,高中至職校、私立科大到進修部、進修部到了國立大學,而現在在研所想出走,興趣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現在老闆所需要的,時時刻刻在研究的是溝通管理以及情緒管理。這也就是問題所在了,從眼睛看、從耳朵聽企業要的就那些,這就是現在學生所茫然的地方。

    在這次探索中,找尋到價值這意函,是我極大的收穫,也是邁開下一步的集大動力。

    感謝您的演講以及文章,幫助我解惑,抱歉文有些長有些零亂真不好意思。也感謝您在這方面的努力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