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4, 2014

從學看業 -- 學與業小棧推薦書單 (持續增補中)


    我們一輩子,幾次會用到三角函數,多少次會用到矩陣? 有些人一輩子都用不到。事實上,離開學校環境後,理化、史地…這些科目原本是否高分,是否表現優異,都不會決定人生。

    然而,這是幾乎每個人這輩子一定會遇到的課題:我要做什麼樣的事業?

    無論是為了要養活自己,要經營生活,是對家人的責任,還是為了要得到尊重、得到肯定、或是貢獻…我們需要經營自己的「事業」。或是在製造業,或是在服務業,或是在公部門。可能受僱於人,可能自行創業。可能發揮藝術天分,可能從事精密的數字計算…。而在不同企業,不同機構,不同職位與身分上,我們的工作天差地遠,也使我們的人生、我們的悲喜、我們被世界認知的方式,或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,有極大的不同。

    尤其是,我看過許多我的朋友,找不到合適自己發揮的場域,挫折徬徨。
    我看到許多人,沒想到,或不知道,或沒有自信,去挑選和爭取一個有前瞻性的事業 -- 也就是,在一個創新、合理、用優質方式領導及管理的事業。他們在工作中,不斷忍耐和消磨。
    許多人認為,在工作中要不斷忍耐,沒成就感,對不合理和沒效率的情況要見怪不怪,忍一時風平浪靜…。許多人認為,得到讓自己快樂和有成就感的事業,只能靠運氣。

    我認為,這不全然是運氣

   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,我們在進入工作的場域前,很少做準備。我們的學生們,很少系統性地了解,這個場域中有多少選擇、當前正在發生的趨勢和變化、管理和經營風氣不斷變化及改良。學生們更少有機會思考或探究,他們三十歲、四十歲、五十歲、六十歲…的時候,自己適合/決定爭取什麼樣的事業成果和生命經驗。

    我們很少思考,在離開學校後要往哪個方向走、要透過工作經營和經歷什麼樣的人生 -- 更重要地,我們也就沒有思考如何準備爭取,思考如何創造,那個適合我們的事業。

    填補這個知識的空缺,是學與業小棧的目標與使命。要填補這個空缺,有許多事要做。第一步,讓我們先從閱讀市面上既有的書籍開始。

    學與業小棧,正在蒐集、整理關於「事業」課題的書籍 -- 適合學生閱讀的優先。並且,學與業小棧將會撰寫這些書籍的介紹,列出合適的討論問題。家長、老師們,可參考這些問題,引導您的孩子們,利用這些書籍,初步地累積關於事業的知識。

產業現象與趨勢書單

    產業的面貌與規則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不斷變化,韓國泡菜曾經只供該國內需,現在也是外銷利器
    產業沒有必然的優劣,服飾業,可以定位為成本導向的成衣代工,也可定位為走在美學尖端的時尚設計
    一個好的企業,總是能看到產業的整體趨勢,並且妥善因應。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在做的事,用新的方式在定義產業,在改造產業。
    你要進什麼樣的產業? 你的企業和老闆看待產業的方式,值不值得你跟隨和學習? 以下的書籍,值得你一看:

● 從半導體看世界
● 半導體的故事
● 長尾理論
●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
● 2100 科技大未來
● 玻璃如何改變世界
● 金字塔底層大商機
● 窮人的商機
● 驅動大未來:牽動全球變遷的六個革命性巨變
● 如何改變世界

企業經營學書單

    企業選員工,求職者又何嘗不該選企業? 創業者又該打造什麼樣的企業?
    企業的經營方針、管理哲學,對待員工或者如草芥,或者如工具,或者如伙伴,重不重要?
    在這個時代,怎樣的企業不但能賺錢,而且還能同時實現事業伙伴的人生理想、生活理想? 什麼樣的企業,在其中不是消耗青春,不是賣命賣肝,而是讓你的生活充實,讓你日益有智慧,讓你的生命透過事業實現意義? 這個期待是美夢,還是一個務實的期許? 

● 沒沒無聞的企業,也值得注意與爭取? 推薦書籍:隱形冠軍 
畢業之後,如果能加入一間知名、大型企業,也許是許多學生覺得很好的一條路。光是父母、自己和別人談起就覺得有面子,和你交往的對象和他的爸媽,也會覺得你好有出息。但是,一般的知名大企業,不見得沒有缺點。這本書告訴了我們,要找「好企業」,你可以有不一樣的定義。


● Tom Peters 談創新
● 執行力
● 精益創業
● 海星模式
● 設計改變一切
● 獲利世代:自己動手,畫出你的商業模式
● 企業的未來
● 藍毛衣
● 商業模式新生代
● 商業畫布九要素
● 精實執行:精實創業指南
● 創新與創業精神 彼得.杜拉克/著
● 基業常青
● 啟動革命


企業個案與企業家書單

    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傑出,為什麼有些企業長存不搖,為什麼有些企業受人尊敬?
    為什麼另一些企業消失了也不足惜,為什麼有些企業無法抵抗競爭,為什麼有些企業受人齒冷? 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,值得看更多,看更深。

● 企業可以是讓社會更好的工具 -- 推薦書籍:發明未來的企業
這本書,告訴了我們,企業無限的可能性 -- 在企業中工作一定可以,真的可以,不必是為了活下去,而放棄活得好;也不必為了追求活得好,而放棄活得美好、活得深刻。
因為這些企業不斷創新、創造、自我挑戰、提升價值,它們卓越、優秀、脫穎而出、蒸蒸日上。在這些企業中工作的人,可以感到每一天過得精采、充滿意義。

‧希望這家公司永遠在 -- 日本最值得珍惜的五家企業
這本書在談一個很我們都很關心的問題:什麼樣的企業不會倒?日本企業研究者阪本光司認為,不是賺最多錢的,而是讓人最珍惜的,最希望永遠存在的那些企業。
這些企業的良好成績,一方面來自企業主的匠心獨運。第二方面,企業主深刻地結合員工/顧客/社區等各方利益,彼此成為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,彼此的支柱,將彼此的共識提升至最高,溝通成本減少到最低。

《我為什麼告別高盛》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華爾街

高盛擁數十年經營的成功經驗,市面上關於高盛的書不少,多是錦上添花之作。在金融海嘯、歐債危機之後,終於有內部知情人士,甘冒後半生不再踏進金融圈的危 險,寫出他看到的高盛、華爾街,在過去十來年間的實況。
其中,有光明、正直、值得敬佩的那一段時間,也寫到了後來世風日下的景況。若是你對高盛好奇,或是 對金融產業、商業體系有所興趣,這本書都值得你一看。

●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?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
● 來自土地的夢想事業
● 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
● Ikea 的真相
● 頂尖對決
● 沃爾碼成功之鑰
● 世紀大對決
● 豐田模式

專業與職業現象與趨勢書單

    什麼叫專業人士? 如何成為專業人士?
    專業人士的面貌與資格不斷變動,下個時代需要的專業人士與上個時代不同。
    這些書,也許能幫助我們預備。

● 受僱或自僱? -- 推薦書籍《大象與跳蚤》
到一間公司應徵、上班、領薪水,直到退休,這一種工作型態,甚至,考進政府公職,從此不再需要為生計煩心,是不是更好?
或者,自己為自己工作,沒有老闆,沒有規則,不必打卡,但是隨時要爭取工作機會,隨時都可能需要工作,並且自己經營形象、品牌、價值…。這樣好嗎? 
若你在思考人生該受僱還是該創業,本書可以給你一些有趣的啟發。

閱讀《超越達人》的五個關鍵重點
可別只知道電子業,你知道台灣的遊艇業是世界級的精品嗎?
要在數學領域發光,你知道不必在高中的時候得國際大賽冠軍嗎?
有志於教育,你知道不必當老師,童書創作也是一個途徑嗎?
古代將人分為士農工商,後來有「三百六十行」的說法。今天呢?今天的專業、產業世界,較之過往,更為複雜。如果我們連多元的眼光視野都沒有,怎麼能正確看待和經營人生?


● 工作工作
● 專業--大前研一
● 職人誌
● 大轉移
●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:史丹佛大學的創新×創意×創業震撼課程
● 學創意,現在就該懂的事
● 華人時尚設計力:13個華人設計師進軍國際舞台的故事,三采文化
● 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

人生經營書單

    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可以透過幾個數字、幾個名詞就回答的問題,通常不會對人生有太大的影響。也就是說,考卷上考的,對人生,可惜,影響都不大。
    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例如,我們該如何看待人生,我們該如何過得真正充實與快樂,要如何成為有成就的人,我們如何平衡家庭、工作、心靈、健康…。這些問題才真正困難,也才真正影響我們至深 -- 可惜這些問題,沒有課本,沒有老師,學校不談也不教。但是,這些書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提示:

● 如果你覺得自己處於劣勢 -- 推薦書籍《以小勝大》
直觀思維看來的強者,也有弱點;直觀思維看來的弱者,也有他的優勢。
直觀看來的優勢,也有代價,也有伴隨優勢而來的弱點。
當我們無法進入主流優勢圈的時候,有可能正是一個好幾會,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,培養特殊之處,甚至成為下一階段的主流。


● 富二代和平民子怎對決 -- 《異數》告訴我們什麼
聰明與否,是否極聰明,不那麼關鍵。
家中是否財富萬貫,也並不一定這麼重要。
無論富不富有,無論聰不聰明,你要成功和優異,就是要花下那一萬小時。
但我們如何挑最合適、可行的地方投那一萬小時?


● 企業經營和人生智慧其實相通 -- 推薦書籍《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

如果一個商管理論大師,人生行將盡頭,想將他的智慧,告訴他的兒女、年輕的朋友,他會寫出什麼樣的書?
有些書幫助我們從古代歷史學智慧,甚至有些書教我們從大自然中學智慧,如果一本書,從企業經營之中討論人生智慧,會是什麼樣子?
大概就是《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這樣的書。



● 更快樂: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
● 在每個位子上發光:巧用你的工作天賦
● 好人才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
● 20歲招人脈,30歲拚事業

教育新思維書單

 ● 《教出最聰明的孩子》這本書的價值與信息
原來,韓國學生在各種量測之中所得到的優異成績,來自艱苦長時間的讀書。
原來,對教育成果影響最大的,是師資遴選、教育、訓練的方式。
其實,「人品」不但是可教育的,而且該是教育的重點之一。
教育要成功,還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呢?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