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15, 2013

《說解致命大學謎》研究及出書計畫

《說解致命大學謎》

研究及出書計畫 (書名暫訂)

一、計畫核心問題
 

   教育很重要,過去如此,今日與未來也不會變,但什麼是教育的內容、方法,思維、模式,卻將會不斷地改變。

    曾經,「受教育」和「拿學歷」接近是同義詞,拿到學士或碩士的學歷就確保了個人幸福和成就,而一個國家是否富強也可以用學歷來預測衡量 -- 這件事已成歷史,而且不會復返。
   現在,任何人都能取得大學學歷,但卻不見得能成為社會「需要的人」,不一定能自給自養。許多人盲目地讀了大學,在其中長進與學習成果薄弱,浪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、父母的血汗學費、以及公眾的教育資源。
 

在大學校園中的歲月,最重要的究竟是學習什麼?
   家長、老師、學生,因應當前的變局,需要新的思考方式,做最佳的選擇、判斷、規劃。但政府在此時,卻很可能無法幫上任何忙。政府的行動遲緩,被各種既得利益者所挾持綁架,現實世界又極為多元複雜;仰賴政府排除外力,設計符合每個人需求的完美教育體系,可謂緣木求魚。
 

二、計畫切入點、內容,以及目標
 

   因此,我希望能夠深入研究,在這個時代,大學階段要如何學習,並讓這個研究的結果成為高中生、大學生的資源與嚮導。
 

   我希望能夠深刻地探討論些現象,回答這些問題:

  1. 從當前社會來看,大學這個階段的學習,所求為何? 學校、聽課、學位…的意義何在? 如何讓這段時間的學習能做最有效的發揮?
  2. 大學階段的學習,除了讓學生未來謀取職業和收入外,還有什麼意義?
  3. 目前,各領域的大學教育者,正在進行哪些變革、創新、改良,企圖將更有效益、更深刻? 各領域表現卓越的科系,否有經營管理上重要方法、模式,助益學生的學習?
  4. 如果讀的是科大體系,學習方式應該如何? 若就讀一般所不看好的非明星大學,要如何學習才能取得所需要的能力?
  5. 以探討學生該如何學習為基礎,延伸探討學校在這個時代的經營方針、政府高教政策的規劃方向,才能提供學生最大的輔助。

期待這本個研究,能幫助未來的學生,
在不同的學習途徑上上乘風破浪。
(圖來自The Economist)
   這個研究的成果,不會是一個「科系選擇指南」,更不會是推薦甄試技巧祕笈。雖然,科系選擇指南對學生也會有幫助,而且相較於「餐廳選擇指南」,市面上「科系選擇指南」明顯地還是太少。這分研究成果不會是列出各科系畢業後工作型態的比例,也不會用就業後平均薪資來簡化專業選擇這個課題。這個研究,將會 探討各領域學習的應然樣貌,各領域所追求的價值。我希望,這本書對於選擇科系,也會產生益處,但並不停在選擇科系而已。
 
   我希望這個計畫,提供學生們的是更深的認知、更具視野的觀察、更具價值洞見的描述,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大學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生涯的關聯、各學習領域的面貌。基於這樣更深的理解,我們期待學生可以有更合適的選擇、更正確的規劃。尤其,我希望這本書,可以給「非明星大學」的學生,具紮實基礎的鼓舞與合適建議。
 

三、初步內容大綱 (最新撰寫大綱)

  1. 主題與原因:本書主旨以及寫書原因
  2. 第一部分:專業
    反駁關於專業的錯誤或膚淺認知 / 「專業」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 / 為什麼思考及專業準備是大學的正經事
  3. 第二部分:科系、專業
    科系的意義,和專業的關係 / 科系的功能和限制 / 科系的選擇與利用
  4. 第三部分:準備、科系、專業
    不同類科系如何走向專業? / 準備對產業實況的理解 / 準備需要的知識與素質
  5. 學校與制度:產業、政府、學校、科系可以做的調整

四、計畫進行方法
  1. 訪問家長和學生,了解目前現況,以及他們關切的問題。
  2. 訪問教師、專家、實務界人士,綜整他們的洞見與意見。
  3. 閱讀國內外專書、新聞報導、統計資料、政府公開資訊。
  4. 靈活而批判性地進行分析、組織、統整和綜觀,提供讀者具洞見和前瞻性的分析與建議。

五、時間表

  1. 已經開始蒐集資料及構思內容。
  2. 2013年2月開始進行訪談。
  3. 2013年12月完成進一步大綱及部分草稿。
  4. 2013年12月開始找贊助、合作、出版社。
  5. 2014年內完成。

六、成果呈現方式

   這個研究的成果,最起碼的目標,是寫成一本書,但也希望不停在一本書。


   關於這一本書,我希望它不只是知識性的,不只是關乎事實,也是文學性,有感人和啟發的力量,是能訴諸感動與心靈。關於這本書的文學性,我希望是妝點 式的「午后的陽光撒進實驗室,教授微笑著拿起濃郁的咖啡啜了一口」,而是能夠深刻探求各種領域學習的箇中三味,傳達各專業領域的貢獻與成就、辛勤與努力、 困難與驕傲。本書的預期讀者,應該是高中生、大學生,以及他們的父母。


   除了以書籍形式出版,也會積極嘗試透過演講、座談、大眾傳媒,也不排除透過拍攝影像的方式,將研究所得與大眾分享。最底限,所有採訪、記錄、心得、多種資料,都會公開在我經營的blog:
學與業 資訊小棧,供大眾瀏覽參考。


試寫進度及訪談紀錄

No comments: